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计算兰姆位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原子测量的准确性,还可能对基础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兰姆位移是指氢原子的两个能级(2S 1/2 能级和 2P 1/2 能级)之间存在的微小差异。1947年,威利斯·兰姆和罗伯特·卢瑟福首次观察到这一现象,尽管根据经典物理学原理,这两个能级应该是相同的。他们的发现推翻了原子的经典理论,揭示了原子尺度粒子受到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另一个维度的影响,从而开辟了量子力学的新视角。
兰姆位移不仅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且已成为理解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工具。它使科学家能够重写我们对宇宙的部分理解,并提高基本粒子理论的准确性。这一发现还直接导致了量子电动力学(QED)的诞生,这是一种描述电子和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然而,计算兰姆位移所涉及的能量差异极具挑战性。QED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准确预测兰姆位移所需的计算充满了数学困难。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科学家们使用费曼图等复杂的技术来表示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QED计算更易于管理。尽管如此,双环校正等特定类型的相互作用仍然对兰姆位移的计算产生重大影响。
最近,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Vladimir Erokhin的带领下,取得了在计算兰姆位移方面的重大突破。他们使用最先进的数值方法改进了理论位移预测,减少了计算中的不确定性。通过这样做,他们成功地将兰姆频移频率的差异减少了2.5 kHz,这对于如此精确的现象来说是一个显著的改进。
此外,该团队还开发了更准确计算里德伯常数的方法。里德伯常数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常数之一,它决定氢谱线的波长。通过改进兰姆位移计算的准确性,研究人员也改进了这个常数,这对于改进我们对原子特性的测量至关重要。
兰姆位移计算的最新改进不仅影响原子测量的准确性,还可能对基础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它们可能会影响电子和μ子(一种类似于电子的亚原子粒子)的反常磁矩效应的计算。这些计算对于测试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费米实验室的Muon g-2实验等实验正在以极高的精度测试这些预测。如果发现偏差,则可能表明存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或相互作用。
此外,这种新方法在量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中也可能具有实际应用。在量子计算机中,准确理解粒子的量子特性对于开发新型计算和通信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