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园2023_小象甸精品园2024永久免费_伊圆甸2022永久免费众乐乐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 电子加速器 > 正文

中国“人造太阳”东方超环 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

东方超环 托卡马克 核聚变
发布:2020-04-03 16:36:40     来源:界面新闻
近日,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等离子体中心电力温度,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

“东方超环”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该装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中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

人类开发核能的途径主要有两条——重元素的裂变和轻元素的聚变。利用核裂变原理,人类已建造了几百个核电站,对于核聚变的利用却落后很多。

“人造太阳”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高密度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这被视为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强大的基石之一。

科学家测算,一升海水含有0.03克氘,产生的聚变能源相当于300升汽油。海水中共有超过45万亿吨氘,释放的能量够人类使用上亿年。

更重要的是,核聚变反应的产物是氦元素和中子,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堪称完全清洁的能源。

但“人造太阳”至少满足“极高的温度”与“充分的约束”两个苛刻条件,才能实现核聚变反应永续进行,并为人所用。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曾公开表示,氘核与氚核间发生聚变反应时,温度须达到5000万摄氏度以上。此外,将高温等离子体维持相对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充分发生聚变反应,释放出足够多的能量。

2017年7月,“东方超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5000万度等离子体持续放电101.2秒的高约束运行,实现了从60秒到百秒量级的跨越,创造了核聚变的世界纪录。

2018年11月,“东方超环”首次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在电子回旋与低杂波协同加热下,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

与2018年首次实现1亿度温度相比,此次“东方超环”将1亿度维持了近10秒钟,再获重大突破。

除“东方超环”外,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也在建设中。该装置预计今年投入运行。

这一装置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等离子体温度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

国际上也在建造一个规模更大的“人造太阳”。这一名为“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的项目,总投资约150亿欧元,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推荐阅读

美国家核聚变实验室将重生 但未来几年仍会落后中国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2月6日报道, 在历时5年,耗资9400万美元进行升级后,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物理学家在2016年重新启动了国家球形圆环实验(NSTX)。 2020-02-10

“人造太阳”离圆梦又近一步

万物生长靠太阳。今天支撑人类社会运转的几乎一切能源,从煤、石油、天然气,到风能、生物能,其本质都是太阳能,而太阳上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020-01-06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

11月26日从正在四川乐山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上了解到,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2019-11-27

“人造太阳”的中国力量

童谣里唱的“种太阳”,正有望被人类一点点变成现实。他们要通过ITER计划,模仿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将氢同位素聚合成氦,释放出取之不竭的核聚变能源。 2020-08-03
阅读排行榜
陕西省| 叶城县| 仁化县| 临猗县| 明光市| 沅陵县| 宝山区| 商洛市| 蒲江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