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新闻
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诱变技术对非模式工业产酶菌株——长枝木霉进行辐照诱变,并选育获得优良突变菌株LC-M4和LC-M16,其滤纸酶活分别达到了4.51 IU/mL和4.16 IU/mL,较野生菌株分别提高了46.91%和35.5%。借助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员进行了长枝木霉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高产酶及分泌调控机理解析,发现突变菌株中与酶蛋白加工修饰和分泌相关途径的显著改变是纤维素酶高产的主要原因。
2022-07-17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再入舱成功降落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CFP7月8日,在位于中国西南云南省曲靖市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福源魔芋研究所,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从太空带回的300颗魔芋种子共交给研究人员进行选育。
2022-07-14
报道称,在环绕地球的航天器和空间站上正培育出越来越多的重要粮食作物的新品种,“鲁原502”就是一个例子。在太空中,它们受到微重力影响并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而宇宙射线会引发植物变异——这一过程被称为空间诱变。
2022-07-14
活动中,全体工会干部先后参观了航天育种“太空稻”试验田、“无人农场”、种质资源保护、茶叶种植园等内容,对我校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成果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2-07-11
事实上,航天育种产品早已端上餐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赵辉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航天育种搭载,航天育种产品如今在人们身边比比皆是,只是人们一般关注食品的口感和风味,很少在名称中强调航天育种的作用,目前中国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2022-06-28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航天育种产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已经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作物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2022-06-22
“太空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航天器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
2022-06-20
航天育种能大幅提升种子变异率,选育优良品种。
2022-06-16
据介绍,2021年,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河源市成立了首个国家级平台分支机构——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源创新研究院,选送了花生、紫云英以及丝苗米3个品种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进行试验,其中花生是来自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的“火豆”花生,是广东省首个在当地选种回到当地培育的航天品种。
2022-06-16
此外,积极探索航天育种,实施了占地550亩的航天循环农业项目,联动发展数字产业,培养新型育种人才。2021年6月17日,平邑县“中花一号”金银花种子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太空漫游3个月后返回,开启了金银花的航天育种工程。
2022-06-14
甘肃省|
五大连池市|
错那县|
故城县|
天柱县|
项城市|
滁州市|
镶黄旗|
梧州市|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