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南都记者在会上提问:国家核安全局在复工复产方面采取了哪些数字化措施?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表示,生态环境部已经基本建成了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等信息系统,疫情期间在许可审批、辐射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都驻京记者第24次提问相关部委。
郭承站称,核行业本身是高科技行业,信息化基础比别的行业相对高一些。生态环境部已经基本建成了辐射环境质量的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核安全许可管理、核电厂的经验反馈、核技术利用管理等信息系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一是开展了网上许可审批。对核安全设备、人员、资质、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管理,一律进行网上受理审批,优化许可的流程,同时提高了许可的效率。
二是强化网上监督和检查。加强重点核设施、重大专项、主设备制造产业链上,利用互联网+辅助核安全现场监督。同时,生态环境部在建造运行维修活动中,采取一些在线的视频检查、视频验证、视频会商方式开展远程技术审查、监督检查及安全检验,实现了核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的两不误。
三是强化网上数据分析。加快核电厂建设、运维、辐射防护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建立全国统一的经验反馈信息化平台,同时应用大数据和云平台对核电厂运行事件进行综合性和趋势性的分析研究。
四是强化网上辐射监测。我们国家建立了一套自动的监测网络,覆盖了全国地级市以上。同时,生态环境部在重要核设施周边建立了一套监督性监测体系,建立了一套应急的监测体系,同时在全国有1600个监测点,包括水、气、土和生物的监测,这些监测数据都通过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网站及时发布。疫情期间,让全国公众都能随时掌握我国辐射环境质量和核设施的安全状况。